回声鹤

一款基于声音情绪识别的智能穿戴设备,帮助人们在数字时代重建真实共鸣与社会归属感。

2023.08 | 马来西亚·吉隆坡

引言|

    在新媒体日益主导社交方式的今天,个体间的真实共鸣正逐渐被算法与界面隔离。回声鹤是一款融合情绪感知、声音记录与社交互动的智能穿戴式产品,通过声音情绪识别技术与沉浸式交互设计,帮助用户找回被忽略的感受,重新感知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共鸣信号。
    项目关注的是当代人在社交中愈发明显的“情感缺失”与“身份漂移”现象,试图用声音作为媒介,连接起不同文化、语境与情绪状态中的人们,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安全、更真切的表达与共处通道。
    回声鹤不只是一个产品,它是一种探索共鸣、唤醒感知的社会化设计提案。我相信:在看似冰冷的数字浪潮中,声音依然可以成为最温柔的回应。
设计关键词|声音共鸣 / 可穿戴交互 / 数字情感连接 / 社会归属 / 身份感知 / 情绪驱动体验 / 情绪驱动体验 / 社会福祉 / 未来思辨

项目背景|

    在数字社交逐渐成为主流的时代,人们越来越容易被算法引导表达、被平台逻辑左右身份——声音消失,情绪被简化,人与人之间的“共鸣”正变得稀缺。尤其在多元文化的交融环境中,身份的不稳定与表达的犹豫,造成了更深层的孤独与社交疲劳。
    回声鹤试图回应这一现实,以“声音”为切入口,探索在数据世界中创造一个更温柔、更真实的连接方式。
    通过调研,识别出人际共鸣的三种层次,并据此构建回声鹤的声音交互逻辑:

核心理念|

    我相信,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听见,不只是内容,更是情绪、状态与存在本身。
回声鹤的三层理念核心:
  • 用声音作为情感连接的媒介
  • 通过智能机制识别并回应用户的状态
  • 在人与人之间构建微小但真实的社交共鸣路径
扩展阐释:
  • 回声鹤并非单一产品,而是声音驱动的社交系统。它基于听觉习惯与感知反应,通过声音识别技术与人机协同机制,在陌生与熟悉之间创造柔性通道。
  • 用户与设备之间形成动态协作关系,声音不再只是传播媒介,更成为识别、唤醒与连接的情感介质。
  • 该理念倡导以“听见”为设计起点,搭建可感知、可回应、可生成关系的互动生态。 

用户研究|

    通过问卷调查、声音记录日记、声音感受实验、共情访谈等方式,洞察到以下关键体验差异:
    用户洞察摘要:
  • “表达焦虑”是共鸣缺失的最大阻碍:多数用户在表达前会删改内容,担心被误解。
  • “声音”是情绪共鸣的理想入口:它无需翻译,更能传达状态和感受。
  • 人们不擅长主动建立联系,但渴望被回应:共鸣比对话更容易触发情绪连结。

    注:为保护受访者隐私,本站未展示受访者真实照片,以呈现访谈语录与洞察摘要为主。

用户画像|

声音日记|

概念发展|

    回声鹤在概念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:
  1. 声音作为起点:基于“声音比语言更能传达情绪”的调研结论,确立声音采集为关键入口。
  2. 感应与反馈机制:搭配可穿戴设备,捕捉用户情绪波动,提供即时震动或音波共鸣反馈。
  3. 服务结构构建:通过APP与感应器的协同工作,形成听 → 感知 → 共鸣 → 反馈的社交闭环。
  4. 开放式结构与价值承载:系统强调开放、自由与尊重,使用者拥有充分的选择权,自主决定何时倾听、回应或沉默。
  5. 情绪价值聚焦:核心价值包括安全感、认同感、减少社交恐惧,构成设计的伦理基础。

服务流程图|

    此部分展示了用户使用回声鹤的完整路径,从安装设备、采集声音,到日常触发共鸣与声音发布的全流程设计。
关键亮点:
  • 用户从注册开始选择声音标签,由 AI 推荐声音内容,逐步建立“声音共鸣档案”
  • 感应器根据位置与声音场景自动提示共鸣匹配,用户可选择回应或发布
  • 流程强调可控性与情绪尊重,构建开放但安全的社交体验

原型设计|

设备形态设计: 便携夹式佩戴,灵感来源于折纸千纸鹤形象,象征温柔的传达与共鸣信号。
设计过程包含:
  • 手绘产品设计草图,探索声音采集与佩戴交互的融合可能
  • 多种折纸造型测试,包括磁吸结构与可替换翅膀的造型原型
  • 实物模型测试,贴合颈部设计,验证佩戴舒适性与共鸣信号传达效果

产品渲染图|

    回声鹤智能穿戴领夹产品特点:
  • 回声鹤为一款智能穿戴式领夹,采用可折叠结构,结合千纸鹤灵感进行造型设计
  • 翅膀为磁吸可替换部件,可根据用户偏好自由搭配样式,提升佩戴趣味性与个性表达
  • 设备具备智能感应功能,随用户情绪共鸣状态给予光震提示,营造柔性社交氛围
    交互形式:
  • 实时共鸣提示:当用户之间状态同步时,设备发出光亮/音震提醒
  • 可视化记录:用户可在APP查看每日声音情绪轨迹

项目反思与潜力|

  • 声音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表达方式:无须翻译、天然情绪性强
  • 设备的隐私性与“被动式共鸣”机制,提升了用户的安全感与参与意愿
  • 潜在拓展方向:可用于跨文化沟通训练 / 情绪康复辅导 / 校园危机干预等场景

项目资料下载|

    欢迎下载传播资料包,内容涵盖项目概览、设计逻辑、机制图解、产品展示与可视化成果,适合作品展示与项目介绍使用。

 结语|

    在这个项目中,我试图用“声音”作为连接的起点,探索在数字化和多元背景下,人们如何建立真实而细腻的情感共鸣。回声鹤不仅是一件产品,更是一次系统性地回应时代情绪缺失的设计实验。   
   它体现了我在产品思维、服务设计、情感计算与用户共创之间的综合能力,也承载着我对“未来社交”可能性的真诚想象。
「愿每一个被忽略的声音,都能成为一段真实关系的开端。」

喜欢这个项目,或有合作想法?欢迎随时联系我:
📧 邮箱: [email protected]
📸 微信: Zghocg-0525